紅迷論壇

《紅樓夢》愛好者交流平臺

您尚未登入。

#1 2023-03-02 12:36

上上千
版主
註冊時間: 2015-06-24
帖子: 175

奈邦難人

第三十七回,薛寶釵史湘雲夜擬菊花題,說到限韻:
湘雲依言將題錄出,又看了一回,又問:『該限何韻?』寶釵道:『我平生最不喜限韻。分明有好詩,何苦爲韻所縛。偺們別學那小家派,只出題,不拘韻。原爲大家偶得了好句取樂,並不爲奈邦難人。』
這裡的「奈邦難人」,己卯、庚辰、蒙府、俄藏本同。楊藏、舒序本作「奈那難人」,「那」、「邦」字形相近,可見他們的底本也差不多。

戚序本作「並不爲那些難人」,覺序本作「並不爲此而難人」,程本作「並不爲以此難人」,看上去都是校訂文字,並不可信。這也符合這三個深度整理本的特點。

「奈邦」和「奈那」,前面說,「邦」、「那」字形近。其中「邦」字字義獨特,用在這裡看上去很難說通,所以,周校、鄭校都取「那」爲正,「邦」是「那」的誤抄。

「奈那」還是不夠明白,周先生也只能推測,「那」字似是用來加重奈何的語氣。似是一說,只是讀起原句來還是不直白,好像成了個詩化的句子了。

鄭慶山先生認爲,不僅「邦」是「那」字抄錯了,「奈」字也是錯抄的。推測「奈那」本是「愛那」,奈、愛音近誤寫。如此,「並不爲愛那難人」,這句就通順了。

本句通順了,然而從前後看卻不太通。起社作詩,「原爲大家偶得了好句取樂,並不爲愛那難人」,寶釵會覺得做詩對於大家來說是一件難事?

其實有一個校法比鄭先生的更通一點,「奈」字不按音校爲「愛」,同樣按字形校改爲「拿」。不管是「拿」也好,「挐」也好,「拏」也好,總歸是有一點像「奈」的。「並不爲拿那難人」,這就通了,和程本重寫的「並不爲以此難人」只是說法不同,連結構都一樣。

但是細讀起來,「原爲大家偶得了好句取樂,並不爲拿那難人」,我覺得還是有一點不夠通順的地方,就是主語錯位。

寶釵說的「原爲大家偶得了好句取樂」,主語是「大家一同起社作詩」、「詩社」,而「並不爲拿那難人」的「那」,則是指的「作詩」。

其實另有一字,比「拿」更像「奈」,而且意思也更和適,那就是「學」,或者說「斈」,早期抄本常見寫法。

寶釵道:『我平生最不喜限韻。分明有好詩,何苦爲韻所縛。偺們別學那小家派,只出題,不拘韻。原爲大家偶得了好句取樂,並不爲學那難人。』

寶釵所說的,主題是出題、限韻,也即,說的其實是「詩社」、「賽詩」的事。「小家派」在詩社這事上的做法,除了「出題」還「拘韻」,而我們原爲的是「大家偶得了好句取樂」,所以,學它的「出題」就可以,不學那難人的部分,限韻,鬥技。

最近編輯記錄 上上千 (2023-09-01 00:22)

離線

#2 2023-03-02 12:41

上上千
版主
註冊時間: 2015-06-24
帖子: 175

回覆: 奈邦難人

其实一句可以解决:奈那难人的“那”,是“起社”,不是“诗”。

離線

頁腳

驅動 FluxBB - © 2010 HungMi

移動版桌面版

wx